
通興國小本土語言教學計畫
壹、依據:
-
教育部頒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推動臺灣母語日活動實施要點。
-
臺南市國民中小學母語日實施辦法。
-
臺南市通興國小校務推動實施計畫。
貳、目的:
-
傳承本土語言文化。
-
使師生對本土語言文化有探討和學習的興趣。
-
使師生有能力且順暢的將本土語言使用於日常生活中。
-
增進師生使用流利母語的能力。
-
培養師生應用母語俗諺和俚語的能力。
-
認識鄉土語言文化的內涵。
-
增進對本土文化之認識,培養熱愛本土之情操。
參、實施原則:
-
主體化:以閩南語教學為主,客家語、原住民語、新住民語教學為輔。
-
生活化:師生藉由日常生活中本土語言之交談,增進溝通的能力。
-
趣味化:透過遊戲方式,藉由生動活潑的教學,激發學生熱愛本土語言的情操。
-
隨機化:採用融入式隨機教學,增進師生本土語言運用的能力。
-
普及化:透過教學,將本土語言普遍推廣到校園每個角落。
肆、實施對象:
通興國小全體教職員生、社區家長。
伍、實施期程:
民國109年08月01日至110年07月31日。
陸、實施項目及內容:
1.行政規劃及運作:
-
成立本土語言推動小組,進行本土語言教學與臺灣母語日活動。
-
每週四為本土語言日,鼓勵師生用本土語言對話。
-
學校行政主管與相關會議時能使用母語。
-
積極鼓勵教師於教學過程中儘量使用母語。
-
利用每日晨間打掃時播放本土歌謠,課間活動時間,播放鄉土歌謠、台灣囝仔歌、供學生聆聽。
-
蒐集相關資料,以供師生及家長參考學習。
-
定期舉辦及參加各項本土活動與比賽。
2.教學與活動規劃:
-
本校學區生活溝通以閩南語為主,開設班別以閩南語為重點,提供教師客語或原住民語線上資源,以少量多餐的方式帶領學生認識其他族群母語之美。
-
客語或原住民語之需求若達3人以上則另開班,若未達人數另提供師資、教材及教學資源請家長協助指導。
-
利用學生朝會時進行母語教學,包括外籍媽媽或原住民語及客家語教學。
-
學生透過實作或檔案評量方式進行。
-
每學期辦理母語唸謠、母語說故事比賽。
-
辦理原住民語言學習活動。
-
舉辦閩南、原住民、客家文化介紹活動
-
配合節日或社區特色辦理鄉土文化推展。
-
配合文化介紹,設計相關學習單,增進學習成效。
-
結合社區,運用社區資源辦理特色成果發表會。
3.情境營造:
-
於文化走廊設置母語專欄。
-
於班級設立母語學習公佈欄,設立每週一句並請教師配合台灣母語日進行母語教學。
-
運用資訊多媒體,介紹原住民文化。
-
於校園中依專題布置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新住民語等母語資料,形成母語學習步道。
柒、學校母語特色:
-
期末辦理校內母語成果發表會。
-
辦理母語說故事、母語唸謠唱、誦比賽。
-
辦理鄉土文化介紹活動,推展鄉土文化。
-
辦理原住民及客家文化、語言研習介紹活動。
-
配合各領域教學,將鄉土文化融入各領域教學中。
捌、師資:依規定聘請合格之教師擔任。
玖、經費:依本計畫相關經費支用
拾、獎勵:本計畫實施過程績效卓著人員報請敘獎。
拾壹、預期成效:
-
經過規劃與設計的母語教學後,能運用流利順暢的母語溝通。
-
透過母語教學環境的營造,能讓學生對日常用語及用品,了解母語對應語詞,並將母語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
推展母語教學,並結合社區鄉土特色介紹,能認識鄉土文化內涵,並傳承鄉土文化。
本計畫經校長核可後公佈實施,修正時亦同。
109學年度通興國小開課情形
109學年度本土語言教學概況
★本土語言課程選修意願調查表統計總表★
學生數:38
閩南語:38
原住民語:0
客家語:0
★開課情形★
-
一年級閩南語一班
-
二年級閩南語一班
-
三年級閩南語一班
-
四年級閩南語一班
-
五年級閩南語一班
-
六年級閩南語一班